陷入僵局!“長賜”號或被迫卸掉18000個集裝箱
當地時間4月18日,美國商業內幕網站援引《華爾街日報》的報道稱,由于“長賜”號目前仍處于法律僵局,該船的運營商正在探索將18000個裝載貨物的集裝箱轉移到其他船只上的可能性。
3月23日,這艘重達22.4萬噸的貨船在蘇伊士運河擱淺,并在6天后被“解救”。然而,埃及當局卻宣布,必須首先支付10億美元的賠償金,否則不允許這艘貨船離開蘇伊士運河。
然而,該貨船的運營商臺灣長榮海運公司(Evergreen Marine Corp.)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因為船上運送的數千個集裝箱還必須交給客戶,里面裝滿了從廁紙到咖啡和家具等各種商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對《華爾街日報》表示:“客戶正在詢問,在船只被扣押之后,他們托運的集裝箱何時才能送到。公司正在討論將集裝箱轉移到其他船只上來交付給歐洲客戶的可能性。”
但是,要想將1.8萬個6米長的集裝箱運出運河,可能會帶來巨大的物理學和后勤能力挑戰,這可能需要官員將這艘巨輪移至附近的賽德港。目前“長賜”號停泊在蘇伊士運河的人工湖大苦湖(Great Bitter Lake)內。
這位消息人士告訴《華爾街日報》:“這并不容易,但存在很多的方案??沾梢杂脕硌b載集裝箱,有些集裝箱也可以裝載到其他通過同一路線到達歐洲的船上。”
不過,報道也指出,此舉可能會帶來額外的法律麻煩,主要涉及圍繞這艘船及其貨運客戶的索賠和費用。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長榮海運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們正在調查埃及法院的命令,“并研究這艘船和船上貨物被分開處理的可能性。”
本月早些時候,“長賜”號的日本船東“正榮汽船”公司向該船的運營方提出了共同海損索賠,要求長賜號的貨主們分擔收回該船所涉及的風險和成本。
兩位海事律師本周對海事執行官表示:“埃及運河管理局對‘長榮’號的扣押,以及對打撈和其他費用的賠償要求,使得眾多在船上運輸財產的貨主的復雜性和成本上升。”他們補充說:“除非達成和解,不然那些貨主將面臨額外的費用和延誤。”
華之航專注船舶行業領域十幾年,提供價格合理,讓利客戶的船用對講機通訊設備解決方案。如果您有船用對講機需求或其他相關問題,請聯系在線客服15986314079(微信同號)。
相關資訊
同類文章排行
- 陷入僵局!“長賜”號或被迫卸掉18000個集裝箱
- 中國半潛船助力!蘇伊士運河迎來最大挖泥船
- ICS發布新的《海上安全指南》
- 航運業集體發聲 巴拿馬運河推遲漲價
- 新加坡海峽四天發生三起海盜事件
- 地中海航運:北極環境問題應置于利潤之上
- 二手船市場活躍小型干散貨船倍受青睞
- 破譯集裝箱船建造市場火爆行情
- 撞慘了!馬士基油輪新船與一艘散貨船相撞
- “維京太陽”號郵輪正式入境將更名“伊敦”號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